Tribot,史上最小的拥有多种运动能力的机器人,登上了Nature。
它的创造灵感来源于蚂蚁,堪称“机械蚁”,就像一个全能运动员一样,能跑,能跨栏,能像体操运动员一样稳稳地翻跟头,还能跳高,弹跳高度足以达到自己的身高的2.5倍。而且,它只有10g重,巴掌大小,自带所有元器件,无需外接电源。甚至还实现了社会化,能像蚂蚁一样分工协作,一起完成单个个体做不到的事情。
Tribot就主要模仿了锯针蚁的下颌骨,通过三块折叠在一起的复合材料,制造了三角形的结构,类似锯针蚁的身体和左右两个下颌骨。
扁平的材料由PCB板和聚合物构成,再经过几个折叠,二维结构就变成了三维结构,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机器人的可扩展性。


“机械蚁”群能协同
Tribot的团队协作能力,也堪比它的原型蚂蚁。它们不仅单打独立能力强,还能组队合作。比如玩推箱子游戏。这两只机械蚁,合力推动了一块它们独自无法撼动的方块,
但这并不单单是他们二蚁的工作,如此统一的步伐,协同的步调,依靠的是旁边的指挥官机械蚁,指挥官设定方块的目的地,协调两名“工蚁”的动作。
这群机械蚁,还有更高端的技能:通讯。
实验表明,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仍需要五个Tribot才能完美完成:两只“工蚁”将物体推向监工,监工用距离传感器测量方块与自己的相对距离,然后通知这个任务的指挥官。指挥官会根据这个反馈来命令“工蚁”继续前进或停止推动。
像人的视觉存在死角一样,在某些角度下指挥官和监工之间的通信信号会被阻断,为了任务的正常进行,还需要一个信使加入进来,它会避开死角,为指挥官和监工传递消息。